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 文章阅读
病虫情报 第十三期
小麦播种期病虫防控技术建议
发布时间:2023-10-07    来源:     
【字体: 】    打印
小麦即将进入秋播时期,做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是确保苗全苗壮的关键措施之一,也是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病虫害的基础,对夺取小麦高产、稳产至关重要。 为确保小麦安全生长切实做好小麦丰产丰收工作,现提出以下防控技术建议:
一、农业措施
(一)选用抗(耐)病品种。病害发生严重的麦区可根据品种区域适应性因地种植抗(耐)病品种。
(二)清洁田园。小麦播种前做好田间及周边杂草清除工作。以破坏灰飞虱、土蝗、蟋蟀等栖息场所,同时减少病菌的传播。
(三)适期晚播。对小麦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等发生重的田块,推行小麦适期晚播,可有效减轻病害的侵染和发生。在适期范围内尽量晚播,减轻土蝗、蟋蟀为害,缩短病菌侵染时间,控制和减少冬前发病。还可有效避开传毒昆虫(灰飞虱、蚜虫)传播丛矮病和黄矮病的盛期。
(四)轮作倒茬。小麦全蚀病、纹枯病等发生重的地块,有条件的地方可与棉花、蔬菜、甘薯等非寄主作物轮作 2-3年,能有效控制其发生。
(五)深翻灭茬。深翻 25-30 厘米,2-3年深翻一次。不仅可改善土壤结构,还可消灭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减少其带来的危害。
二、药剂拌种
结合农业农村部对小麦茎基腐病应急防治推荐用药和往年病虫害发生情况,可选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戊唑醇•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咯菌腈、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药剂。拌种时严格按照农药登记使用量;要随拌随用,不宜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