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局病虫情报第八期
玉米“一喷多促”技术建议
玉米“一喷多促”是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实施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选择对症的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合理混配,选用高效施药器械一次喷施,达到防治病虫、促生长发育、促籽粒增重、促单产提升的多重效果。玉米中后期主要病虫害有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草地贪夜蛾、褐斑病、弯孢叶斑病、玉米南方锈病、穗腐病等。据气象部门预测,8 月份降水量较常年偏多 1-2 成,气温较常年偏高 0.5-1℃,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利于病虫害的发生。
一、防治适期
采取“压前控后”的策略,建议开展两次防治:一是抓住大喇叭口至抽雄期,防治叶斑病、玉米螟、棉铃虫、桃蛀螟、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压低病原菌侵染基数,减少害虫蛀食果穗;二是抓住吐丝至乳熟期开展喷防作业,降低病原菌通过花丝及虫口损伤侵染果穗的几率,有效控制蛀穗害虫危害和穗腐病的发生风险。
二、药剂选择
杀虫剂:可选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灭幼脲、氟铃脲、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生物防治要抓住幼虫低龄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印楝素等生物农药。
杀菌剂:可选苯醚甲环唑、氯氟醚菌酯、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戊唑醇、吡唑醚菌酯、嘧菌酯、醚菌酯等药剂及其复配制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可选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二氢卟吩铁、三十烷醇、胺鲜酯等。
三、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推荐剂量用药,做到科学轮换用药。
2.采用二次稀释法配制药液,植保无人机亩用药液不少于 1.5 公斤。
3.密切关注天气预报,作业时风速大于 3 级应停止作业;施药后 4 小时内有降雨,要及时补防。
4.避开中午前后高温时段施药,避免作物出现药害和施药人员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