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科创赋能强县域协同创新促转型——石家庄市科创赋能县域行活动(灵寿站)装备制造专场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17    来源:     发文字号:
    【字体: 】    打印

    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破解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瓶颈。11月14日,石家庄市科创赋能县域行活动(灵寿站)装备制造专场在灵寿县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石家庄市科学技术局指导、灵寿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主办、河北尚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承办,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转型导向,汇聚石家庄市各区县科工局负责人、高校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主流媒体共120余人,通过成果对接、主题分享、项目路演、精准洽谈等多元形式,搭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高效桥梁,为县域装备制造产业注入创新动能。
    立足协同优势直击发展痛点
    灵寿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局长焦力杰在致辞中介绍,灵寿县地处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区域,已形成以矿山机械、环保设备、通用零部件制造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聚集了一批规上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产业根基扎实。但面对产业升级浪潮,高端技术供给不足、产业链协同性不强等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短板。此次专场活动正是精准锚定这一需求,各位专家带来的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正是我县企业转型升级所急需的"金钥匙"。
    石家庄市科技局三级调研员刘志文在现场强调,县域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县域的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石家庄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我们启动科创赋能县域行的初衷就是要打破阻隔,让实验室的聪明才智与生产线的燃眉之急面对面,灵寿县是我市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布局点,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迫切的升级需求。借此机会提三点希望:第一,希望企业家敢于为技术创新买单,将今天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明天自己企业的拳头产品;二是,希望专家们把论文写在车间里,让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在解决一个个难题中实现价值;第三,希望各县科技管理部门能够靠前服务,保障有力,不仅要组织企业来,还要做好跟踪对接,确保成效,提供全链条的服务。
    产学研精准对接成果落地见实效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重点项目签约仪式成为核心看点。灵寿县3家重点企业与高校院所成功达成 产学研合作及技术转让共识,签约项目聚焦智能装备研发、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等关键领域,落地后将加速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灵寿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主题分享环节,行业权威专家带来前沿技术盛宴。河北工程大学机械与装备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潘越教授以《矿山机械智能化升级路径与关键技术》为题,结合实战案例拆解智能化转型核心方向;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弋景刚教授围绕《农业机械绿色节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勾勒出绿色技术赋能产业提质增效的广阔图景。专家分享既具理论高度,又紧贴产业实际,为企业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思路。
    项目路演环节同样备受关注。天津科技大学王丹博士的《智能矿山开采成套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石家庄铁道大学曹雅彬博士的《矿山机械耐磨材料制备新技术》、河北陀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付良总经理的《螺旋槽动压空气轴承介绍及在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应用》,三个优质项目均与灵寿产业需求高度契合,引发企业广泛关注与互动。
    下午的精准对接交流环节中,活动设置多个专属对接专区,专家与企业分组开展“一对一”深度洽谈。企业负责人主动亮明技术需求,专家现场答疑解惑、把脉支招,部分企业当场就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等合作达成初步意向,实现“需求端”与“供给端”的高效匹配。
    长效机制护航持续赋能产业升级
    作为石家庄市“科创赋能县域行”系列活动的重要实践,本次活动以“政府搭台、专家赋能、企业参与”的创新模式,成功打通高端创新资源与县域产业需求的对接通道。下一步,灵寿县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合作,优化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县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石家庄市科技局也将继续统筹京津冀优质创新资源,指导开展科技特派团帮扶等后续工作,为县域装备制造产业向“智绿高”转型提供坚实支撑,助力京津冀协同创新再添新成果。